“药越吃越多,血糖却像坐过山车...”
“看见水果就绕道...”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一次血糖的剧烈波动都牵动着不安的神经。

但如今,依托航天育种技术选育出的太空菌,正为打破这一困局带来全新可能。
天宫归来的“硬核选手”
2016年,天益空间生物将地面优选菌株通过搭载天宫二号及神舟十一号送入太空,在微重力、强辐射、极端温差、高真空、弱磁场等极限环境中历经63天空间诱变。
返回地球后,天益空间生物耗时多年,对航天育种菌株进行筛选、功能验证和培育,从多个维度构建了涵盖航天搭载、菌株功能验证评价、空间专利保护的完整知识产权体系标准,开发并保藏了7000余株强功效太空菌。

其中,空间植物乳植杆菌SS18-5(保藏编号:CGMCC NO.14917)、空间植物乳植杆菌SS18-37(保藏编号:CGMCC NO.14918)正改写糖尿病防治的传统认知,实现血糖与体重的双重调控。
强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小肠粘膜刷状缘上的α-葡萄糖苷酶负责将食物中的淀粉、蔗糖等碳水化合物分解为可吸收的单糖(如葡萄糖)。而空间植物乳植杆菌SS18-5对该酶的抑制率高达90.47%,比地面原始菌株提高了69.86%,比LGG菌株提高了5.97%。
这一核心突破可有效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过程,使得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的速度大大减慢,直接带来两大好处:
显著降低餐后血糖峰值,避免血糖像“过山车”一样剧烈波动,且不存在低血糖风险。
维持血糖稳定,避免因血糖快速升高而引发的胰岛素过度分泌(胰岛素是促进脂肪合成和储存的重要激素),减少脂肪堆积。

而未被完全分解的碳水化合物无法被小肠吸收,直接进入大肠,经结肠内厌氧菌酵解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进而增强肠道健康、减轻炎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并促进脂肪燃烧等。
这意味着食物中的这部分糖分没有被转化为身体可利用的热量,从源头上减少热量吸收。
增加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
短链脂肪酸是肠道细胞的重要能量来源,可保护肠道黏膜屏障、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调节脂类代谢、抑制肠道炎症、调节免疫、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等。

空间植物乳植杆菌SS18-5通过强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使更多未分解的碳水化合物涌入结肠,为肠道菌群提供丰富的发酵底物,显著提升乙酸、丙酸、丁酸等SCFAs产量。
其中,丁酸可促进脂肪燃烧(线粒体脂肪氧化)和“好脂肪”生成(白色脂肪褐变),减少内脏脂肪;丙酸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增加饱腹感,从而减少后续的摄入量。
不仅如此,短链脂肪酸能有效刺激肠道L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延缓胃排空并增加饱腹感,实现“控糖-减重”的良性循环。
调节肠道微生态
强效定植肠道:经太空育种诱变后的菌株自带抗逆性增强基因。与地面菌株相比,空间植物乳植杆菌SS18-5(未包埋)耐受胃肠道逆环境能力增强,经过胃肠液的消化,仍能有足够的活菌数到达肠道定植,发挥更强地益生作用。


为肠道有益菌“添动力”:未被小肠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抗性淀粉、膳食纤维)会作为天然益生元进入肠道,优先为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有益菌提供营养,促进其大量增殖;同时抑制条件致病菌(如厚壁菌门)的过度生长,改善肠道菌群失调。
为肠道屏障“筑防线”:SCFAs不仅能保护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还能降低结肠内的pH值,为有害菌营造“不适宜生存”的环境,从而抑制有害菌繁殖及内毒素(如脂多糖 LPS)产生。
LPS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引发慢性低度炎症,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升高。因此,空间植物乳植杆菌SS18-5通过抑制有害菌的生长,降低LPS水平,既能减轻炎症反应,又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让身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更高效。
科学实证:太空菌的硬核答卷
空间植物乳植杆菌SS18-5在动物模型和人体临床试服中均展现出显著的降血糖效果。
动物实验

《Hypoglycemic effects of space-induced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S18-5 on type 2 diabetes in a rat model》研究显示,对 2 型糖尿病大鼠连续6周灌胃109CFU/ml 的空间植物乳植杆菌 SS18-5后,能有效改善T2DM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及改善血糖状况。


降低空腹血糖水平:空腹血糖从模型建立时的≥11.1mM 降至 5.21mM(正常范围 3.95–5.63mM);
降低HbA1c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低至4.68%;
降低空腹胰岛素水平:空腹胰岛素降至 23.90µIU/ml(正常范围 5–25µIU/ml),缓解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
增加肝糖原含量:促进葡萄糖的储存与利用,减少肝葡萄糖输出。
人体临床试服
2025年2月5日起,选取35名糖尿病患者开始试服空间植物乳植杆菌SS18-5产品,服用周期为三周。其中5名受试人员由于自身原因退出试服记录,最终收集到30名患者的数据。

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实现临床达标(空腹<7.0,餐后<10.0);
餐后2H血糖下降34.4%;空腹血糖下降30.8%;
试服中糖尿病患者晨尿气味明显减弱,服用一周后糖尿泡沫消减,后两周晨尿气味和泡沫改善稳定;
试服过程中,绝大部分患者减少降糖药物品种,降低服用量;
有部分患者之前无法食用苹果,试服三周后可以每日服用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不会造成血糖升高负担。
空间植物乳植杆菌SS18-5、空间植物乳植杆菌SS18-37正以扎实的科学实证,为亿万“糖友”打开通往血糖自由与生活自主的新大门。
当航天科技融入微观生命,糖失控的困境,终将被天宫归来的“硬核选手”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