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不仅是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首要屏障,更承担着保护、调节体温、感知外界刺激、免疫防护等多重功能。然而,皮肤会面临老化的问题,这一过程不仅与皮肤表面庞大微生态群落系统相关,还深受年龄增长、紫外线暴露等因素的影响。

皮肤老化主要分为内源性老化和外源性老化两大类。内源性老化,即自然老化,主要受到遗传、年龄增长、自由基形成、荷尔蒙变化等因素的驱动。而外源性老化则主要由紫外线、污染、创伤、吸烟等外部因素导致。最近的研究还指出,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皮肤老化。在分子层面,皮肤老化表现为pH值上升、神经酰胺含量下降、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增强以及免疫相关因子水平的变化。为了应对皮肤老化,太空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展现出了潜在的改善效果。
一、调节皮肤PH值
健康的皮肤pH值范围为4.1 - 5.8,这种微酸的环境犹如一道天然的屏障,有助于预防病原菌定植,保持皮肤表面常驻菌群的稳定状态。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pH值显著升高,导致皮肤正常菌群失衡。

太空益生菌能够代谢产生酸性物质,如乳杆菌发酵过程中释放的游离脂肪酸和共轭亚油酸等,有助于降低皮肤pH值,重新构建起有利于皮肤健康的微酸环境,从而有效地对抗皮肤老化。
二、减少自由基损害
自由基是造成皮肤老化,特别是加速氧化应激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人体的正常代谢会产生自由基,但与此同时,许多外界因素如紫外线、污染等会使其产量大大提高。
自由基中的活性氧簇(ROS),是导致细胞损伤和加速衰老的关键因素。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人体需要一系列的抗氧化机制来中和这些有害分子。而太空益生菌,通过其独特的代谢途径,能够产生一系列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化合物,如胞外多糖(EPS)。
许多研究表明,微生物EPS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此外,EPS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抗肿瘤作用或诱导癌细胞凋亡、促进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以及抑制脂肪肝形成等多种生理功能。其中空间植物乳植杆菌SS18-119菌株的EPS表现尤为亮眼。

该菌株曾全程搭载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航天器进入太空,在太空独有的微重力、高真空、极端温差、弱磁场以及高能粒子辐射等特殊环境下历经63天内源性诱变。返回地球后,经过严格的高通量筛选与培育流程,科学家们成功优选出发生正向突变的新菌株-空间植物乳植杆菌SS18-119。
与地面原始菌株相对比,经过太空诱变选育出的空间植物乳植杆菌SS18-119菌株,其遗传稳定且产EPS量高。更重要的是,该菌株所产的EPS展现出了卓越的抗氧化性能。具体数据如下:
1、浓度为2mg/mL时,SS18-119菌株所产的EPS对DPPH(一种常用的自由基指示剂)的清除率高达85.60%,表明其具有很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2、浓度为4mg/mL时,其总还原力吸光度值(A700nm)为0.5603,表明该EPS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
3、浓度为10mg/mL时,该EPS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也达到了79.00%,进一步证实了其强大的抗氧化能力。
4、浓度在10mg/mL 时,Fe2+螯合能力为36 .30%,表现出良好的Fe2+螯合能力,有助于减少因金属离子催化的自由基生成。

另外,该菌株还具有胃肠道逆环境耐受及抗辐射的特性,为EPS在提高生物抗氧化活性中的应用提供实践依据。
三、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
炎症因子的累积也是皮肤老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皮肤炎症因子的增多会破坏屏障功能,导致表皮水分失衡、皮肤通透性增加,进而引发或加重皮肤疾病状态,加速老化。
太空益生菌有着出色的抗炎能力,在缓解炎症方面表现出色,不仅广泛应用于肠道炎症的调控,还在皮肤免疫平衡的调控上显示出良好的数据。例如,在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中,太空益生菌被证明可有效降低患者皮肤炎症水平,恢复免疫稳态。

综上所述,太空益生菌凭借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为皮肤健康与抗衰老领域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方向。未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太空益生菌有望成为改善皮肤老化、促进皮肤健康的重要力量,为人类的美丽与健康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